7月2日10时,标有“荣程集团驰援榕江”字样的重型卡车,驶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栽麻镇。车辆不仅送来了5000余件生活物资,更送来了千里之外的爱心与牵挂。
身着藏蓝色荣程工服的苗族姑娘韦应红,正忙着和大家一道搬运物资。
近日,因“村超”闻名的榕江县,突遭特大洪水侵袭。一时间,滔滔浊浪造成道路中断、房屋受淹,基础生活物资供应一度压力巨大。洪峰过境之后,榕江县当地干部群众全力开展灾后恢复,清淤工作有序推进,居民生产生活逐渐恢复正常。
26岁非遗匠人韦应红创办的“小映红”工坊在洪灾中遭受不小损失。珍贵的蜡染纹样、手工织物,还有陪伴她多年的制作工具,在浑浊的洪水中损毁、浸泡。看着倾注心血的非遗传承阵地一片狼藉,韦应红也曾感到心疼与无助。
这位在荣程集团56个民族非遗保护传承中心工作过近5年的“小映红”,骨子里有股不向困难低头的“倔强”。洪水退去后,她顾不上自家工坊的损失,迅速从自救者转变为志愿者,加入家乡救援互助队伍。
洪水侵袭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,也牵动着开云手机站登录入口董事会主席张荣华的心。
张荣华看到榕江受灾报道后,迅速联系到韦应红:“可爱的姑娘‘小映红’好!都好吧!看到报道甚是牵挂。”
“人平安,谢谢您的关心。”收到消息的韦应红第一时间回复。
简单话语背后,是一份得到亲人挂念的温暖。
“荣程集团是我成长的摇篮,没有在荣程的经历,就没有现在我投身非遗事业的信心。”韦应红说,“就连‘小映红’工坊的名字,也是因张荣华主席对我的昵称而定的。”
离开荣程回乡开办非遗工坊后,韦应红对天津、对荣程的思念不曾停歇。今年“三八”国际妇女节前夕,她还把亲手制作的苗族蜡染工艺品寄给张荣华,送上一份祝福与挂念。张荣华对韦应红的肯定与勉励,更加坚定了她深耕非遗事业、参与妇女创业、助力乡村振兴的无悔选择。
如今,荣程集团的千里驰援与韦应红的自强不息又是一场风雨中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昨天,韦应红特意穿上了珍藏已久的荣程工服。“身上‘荣程人’烙印,让我骄傲。”藏蓝色的身影出现在物资搬运队伍里,每一次弯腰、每一趟传递,都那么坚定有力。
韦应红要和乡亲们用坚定的行动,帮家乡稳稳接住这份危难中的爱心支持,让这份跨越千山万水的山海情延续。
此次物资由荣程普济公益基金会捐赠优质大米、面粉、食用油及纯净水5000余件,通过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,定向支援榕江县救灾物资供应点。目前榕江县各供应点每日为奋战在抗洪一线的武警官兵、救援队伍及受灾群众提供两万余份盒饭。
“都是一家人,你在一线有什么需求,第一时间反馈。”
“你看家里还需要哪些,单独邮寄一些去。”
……
几天来,在张荣华与韦应红的聊天记录里,家人般的关怀如此细腻。
此外,荣程集团还计划帮助“小映红”工坊进行重新设计建造,助力非遗传承阵地的灾后重建。同时,也为榕江县提供了多项支援方案,如依托旗下工程公司及生产、生活资料供应链资源,提供施工重建、大宗物资采购等支持。
援助、感恩、爱心、接力……渤海之滨与贵州大山深处,正交织成一股力量,为榕江走出困境注入一份温暖,也让这份山海情在风雨后愈发坚韧、愈加珍贵。